400-0069-659
電話A:哎,我看中了你的商標,想搶占其他剩余類目;
電話B:您好,我的客戶想出80萬元購買你們的商標;
電話C:你的商標很值錢。 您需要快速加強保護并注冊所有類別。 順便說一句,您還應該注冊著名的商標、版權和網站。 我能幫你。
我:我的商標很值錢。 聽你說,45類都注冊了,那就去注冊馳名商標和網站吧。
當你對自己的注冊商標感到高興的時候,你就已經踏入了騙子的圈套。 如果你相信它,你的錢就沒了。
先來看一則新聞:
2018年1月10日,安徽省宣城市公安局在安徽省工商廳的協助下,成功破獲一起涉嫌代理商標注冊業務的團伙電信網絡詐騙案. 目前,經核實知識產權公司介紹,本案被害人公司涉及案件100余起,涉及宣城、六安、阜陽、安慶、黃山、馬鞍山、淮南等地市,以及河南、上海、江蘇、浙江等省市,涉案金額超過100萬元。 此案是全國首例打擊此類電信詐騙手段并將其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。
2015年以來,犯罪團伙成立了名為“安徽某成知識產權代理公司”、“安徽某圖知識產權代理公司”的商標注冊代理公司,以公司化為運作模式,招募大量失業人員充當“安徽某成知識產權代理公司”。電話接線員”。 ”、“銷售員”,打著“代理注冊商標”或“商標搶注復審”的幌子,捏造商標搶注、異議或復議等事實,在全國實施詐騙犯罪知識產權公司介紹,連續作案近百起罪行。
我們來看一個真實案例:
之前,有個李先生注冊了“咕吧”商標。 他被詐騙集團“河南中正商標局”騙去注冊了45個商標類別,“咕吧”的“版權”、“網絡品牌”和“英文”均被注冊。 域名”和“網站”均已注冊。
這還沒完,李先生被騙注冊了十幾個類別的“二維碼商標”和“中國名牌”稱號,前后共花費42.61萬元。
經查,“河南中正商標局”的主要業務是注冊商標和著作權,高價誘騙客戶注冊“中國馳名商標”、“網絡品牌”和“二維碼商標”。
快法律知識產權顧問:根據我國法律,“古巴”這個品牌不能作為商標注冊,因為它與古巴的國名近似。 同時,根本沒有國家承認的“中國馳名商標”稱號,所謂的“二維碼”商標也是詐騙團伙編造的鏈接。
事實上,騙子是利用了受害人對商標知識的不了解和趨利避害的心理。
如何識別欺詐? 別著急,小快帶你辨別這些騙局,告訴你如何選擇靠譜的中介機構。
騙子的伎倆是什么?
1、看中了你們的商標,想注冊其他剩余類別;
2. 我的客戶堅持要你的商標。 一旦我們注冊為“馳名商標”,你就侵權了,但我可以用80萬元買下你的商標,雙贏;
3、冒充商標局或商標評審委員會工作人員:商標被異議,需要付費才能成功注冊; 如果您不注冊您的商標,則屬于非法經營,我們將處以罰款;
4. 通常,團伙作案。 一方騙你說你的商標很值錢,另一方幫你增加商標的價值,加強保護。
受害人是如何上鉤的?
很多受害人不知道自己被騙了,因為他們不懂知識產權法,還以為自己手里拿著一個很有價值的商標。 然后不法分子繼續注冊商標類別、版權和不會使用的網站。
快法律知識產權顧問:當然,并不是所有的商標代理人都是這樣,我們不能“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繩”。 關鍵是要找到靠譜的、手續齊全的商標注冊代理機構,設計一套商標注冊和類別保護方案,才是省錢的最重要和根本。
此外,還要警惕那些打著低于市場價的代理費幌子的騙局,因為他們真正看中的是后期的“二次開發”。
如何找到靠譜的商標代理機構?
1、具有營業執照、備案登記、手續齊全的正規機構
正規商標代理機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,經批準備案,以各省市公司性質向商標局遞交注冊申請自然人、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取得商標專用權的。
也就是說,正規的商標代理機構可以在商標局官網進行查詢,也可以到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企業的經營情況。
2. 警惕價格低于市場平均水平的代理商
有些企業為了省錢,選擇了一些低價代理,那么服務可能會大打折扣,商標注冊失敗率會增加,得不到完善的保護方案。 如果再遇到“黑心代理商”,公司很可能被“二次開發”,得不償失。
最好在選擇機構后去實地考察和測試。 比如看營業執照,感受組織的內部環境和員工的工作氛圍,再決定是否選擇。
3.檢查機構的專業性
商標注冊需要代理機構的專業指導服務,而不僅僅是跑腿。 組織的專業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
一種。 業務層面:申請流程更順暢,保障更及時;
b. 權益保護:靠譜的商標代理機構經驗豐富,可以幫助企業實現知識產權的最大化。 例如,在申請商標時,可以選擇適合申請人的商品或服務的小項目,涵蓋更多的服務和產品;
C。 保護布局層面:知識產權保護是一個動態的過程。 靠譜的機構會根據公司的現狀和發展規劃,制定完善的保護方案,比如相關領域的商標注冊。
d. 專業水平:一個機構的實力也可以從一個機構聘請的專業人士的數量上看出來。
4.其他
您可以查看該機構:是否有成功案例; 硬件設備是否齊全; 商標注冊成功后是否安排咨詢服務; 人員結構合理完整,如管理人員、顧問等。
注:以上判斷方法同樣適用于專利、著作權代理機構的認定。
不怕騙子厲害,就怕有文化的騙子。 多一些心思,少一些陷阱!
這些不法分子利用申請人對商標業務不熟悉,設下圈套實施詐騙,給商標申請人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,嚴重擾亂了商標代理市場秩序。
這種情況經常發生,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區。 請將這篇文章分享給更多有需要的朋友,一起抵制詐騙!
免責聲明:部分文章及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,僅供學習交流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并不代表本站觀點。本站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,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,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?!倦娫挘?00-0069-659】